焦作信息港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综艺娱乐、热点新闻、体育健康、商旅生涯、生活百科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3-04-10 15:54:45
这几天国内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解放军台海实弹演训上,但是位于内陆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有相应的大动作。我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18次执行发射任务,而此次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携带的,则是经常被人们称为“过于先进、无法展示”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。
提及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,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美国的航天飞机。不过,中国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和美国的航天飞机有一定的不同。根据美国方面的报道,在去年8月份时,中国发射了一枚导弹,这枚导弹在进入地球轨道飞行了一段时间后,又重返大气层进行了高超音速攻击。据此,美军认为,中国发射的这枚导弹实际上已经具备了“轨道轰炸”的能力。
而此次中国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,也可以携带高超音速导弹升空,并在进入地球轨道后,再释放携带的高超音速导弹,扮演“轨道轰炸机”的角色。当然,除了投放导弹,执行轰炸任务外,“轨道轰炸机”也能够像航天飞机一样在太空中机动变轨,维修己方的故障卫星,攻击、抢夺对方的在轨卫星。
从官方的报道上来看,这次升空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并不会马上返航,而是会在轨运行一段时间。至于要在轨运行多久,以及在轨运行期间我们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会做些什么,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信息。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这些特征,也确实符合“轨道轰炸机”的特征。
和目前各国空军装备的各种超音速轰炸机、隐身轰炸机相比,“轨道轰炸机”的优势十分巨大。首先,因为不用消耗大量能源保持升空状态,只需要保持在地球轨道上就行,所以“轨道轰炸机”的出动效率和威慑时间比常规轰炸机更长。如果有需要的话,能够长时间悬停在敌国上空进行威慑。
其次,“轨道轰炸机”的生存性比常规的轰炸机更高。想要攻击“轨道轰炸机”,就需要使用反卫星导弹。但和机动能力相对有限的卫星相比,“轨道轰炸机”的空间机动能力更强。在探测到反卫星导弹来袭后,“轨道轰炸机”能够在短时间内调整自己的方位,躲避对方反卫星导弹的攻击。
此外,“轨道轰炸机”的攻击能力也更强。虽然将“轨道轰炸机”及其附带的高超音速导弹送上太空需要花费的资金不少,但是“轨道轰炸机”的这种工作模式,实际上只相当于传统洲际弹道导弹的后半段攻击流程,即“从天而降”的掌法。这样一来,对方想要拦截来袭导弹的话,面对的就是最困难的末端拦截。如果“轨道轰炸机”投掷的还不是常规导弹,而是高超音速导弹,那么拦截的难度还会再提升一个等级。
最后,则是“轨道轰炸机”的工作范围更宽。执行轨道轰炸任务严格来说只是“轨道轰炸机”众多任务中的一种而已,在对地作战方面,“轨道轰炸机”完全可以依靠本身强大的对地探测能力,成为一颗“永不过顶的侦察卫星”,为相关战区地面部队的行动提供实时侦察数据。在空间作战方面,就如同上文所描述的那样,“轨道轰炸机”除了能够维修我们自己受损的卫星外,还能够攻击敌人的卫星,甚至将敌人的卫星俘获改造后,变成我们的空间资产。
“轨道轰炸机”的性能如此强大,拿来对付台当局,显然是大材小用了。我们选择在解放军台海实弹演训期间,公开“轨道轰炸机”的发射消息,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威慑美国。毕竟,现在有“轨道轰炸机”技术的,全世界也只有中美两国而已。
解放军台海实弹演训,实际上和金门炮战“只打蒋军、不打美军”的思路接近。台海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,我们自己解决,来结束这件事情。但如果美国真的打算要武力介入中国台海问题的话,我们不仅在意志上敢同美军进行较量,在装备和能力上,我们也能和美军交手。